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6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46篇
财政金融   73篇
工业经济   476篇
计划管理   2725篇
经济学   351篇
综合类   343篇
运输经济   22篇
旅游经济   15篇
贸易经济   210篇
农业经济   391篇
经济概况   3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454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677篇
  2010年   571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This article argues for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one of the most basic concepts in urban studies: the neighborhood. Traditionally neighborhoods have been understood as clearly bounded, quasi‐Westphalian containers or as ‘natural areas’ of urban community. But this approach is widely acknowledged to be under‐theorized. And it fails to account for the ways in which the production of neighborhood is inherently political and often conflictual. After reviewing the ways in which neighborhood has been used in urban sociology and urban planning, this article offers a critical conception of neighborhoods as ‘spatial projects’ on the submetropolitan scale. This approach captures the ways in which neighborhoods are not abstract spaces on a city map, but the uneven, unequal products of complex, ongoing struggles between various groups and institutions. This approach is developed through an ethnographic and historical case study of neighborhood formation in one part of Brooklyn, New York.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how the language of spatial projects refocuses urban research 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orces that produce neighborhood in the contemporary city.  相似文献   
52.
以Z风景区3A创4A愿景中当地政府与风景区经营商两个主体的决策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博弈论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政府和经营商目标不一致的前提下,从政府来说,在政绩驱动下急于达到创4A目标,但政府又不能滥用纳税人的钱追加投资,其意愿是让商家继续投资,为创4A发力;从商家来说,虽然创4A有利于项目营利空间,但是客观上有规避未来市场不确定性和投资回报周期长双重风险的意识,还可能由于政府对项目创4A的急切性,导致商家存在"政府有可能追加投资,自己"搭便车"的"等靠要"机会主义思想,追加投资意愿不高;反过来也可能存在政府等待商家投资的搭便车行为。为此,提出以政商共同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改变激励措施,使政商博弈达到合作状态下较优的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53.
以收集的水利水电工程保险服务项目106项招投标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各主要利益相关者视角阐释了保险人、被保险人、保险经纪人的行为特点,特别对水利水电工程保险费率的测算方法和中标费率的特征进行分析,以为水利水电工程保险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4.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展会政治功能强、经济功能弱,并由政府完全主导;改革开放后,展会发展由政府完全主导向政府有限主导转型,政府从直接举办展会项目转向通过产业扶植政策、产业规划等规范和促进展会业发展,政府主导型展会项目的运作模式也日益市场化和多元化。尽管十八大以后政府主导型展会项目受到限制,但政府不会完全退出所有的展会,一些政治和社会功能性强、国际影响力大的展会项目仍应由政府主导。由政府完全主导向政府有限主导转变是我国展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成立跨部门的展会产业管理机构,加大产业支持力度,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要建立政府主导型展会项目分类管理机制,也要继续发挥我国组织动员的优势,促进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市场化、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55.
邓丽  华坚 《水利经济》2017,35(3):12-18
为改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公众参与现状,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3个主要利益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公众不同的利益诉求出发,运用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在不同利益诉求的相互作用下影响地方政府与公众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策略选择的因素。研究发现,当公众受到的损失大于参与付出的成本时,双方稳定均衡状态均表现积极,反之,双方可能均表现为消极或积极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基于此,分析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和公众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博弈中策略选择的影响。最后,提出应加大对地方政府的支持、规范公众参与相关制度、加大教育培训及宣传力度、创新公众参与方式几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6.
提出一种反映价格变化趋势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导出在全程平均价格年变化率和分期平均价格年变化率条件下的价格与基准年固定价格的换算系数,进一步推导了各种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用典型算例说明:在正常的价格变化范围内,价格变化对建设项目经济可行性评价结果和方案比较结果可能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因此反映价格变化趋势是必要的。该方法为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反映价格趋势的变化提供了一种可行技术,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57.
基于行业化的石油勘探开发项目监督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找出适宜行业发展的监督管理体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石油勘探开发项目监督管理的现状。针对现行的甲方一体化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三大石油公司联合,建立石油行业层面的勘探开发项目监督管理体系,对石油勘探开发项目实行全行业统一、规范的标准化监督管理。阐述了构建基于行业化的石油勘探开发项目监督管理体系的主要做法和监督管理机制的运行。  相似文献   
58.
郑飏飏 《价值工程》2014,(11):66-67
本文对目前业主方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对监理单位的管理不规范,不重视进度控制,不重视安全控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9.
李旭华 《价值工程》2014,(23):90-91
工程变更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控制建设项目造价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强化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将设计变更的工作流程化,能够有效地控制建设成本,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并进一步实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文章从工程变更的含义入手,对引起工程设计变更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且针对相应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0.
闵东玲 《价值工程》2014,(23):111-112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要做好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要求企业内部多方面进行协调与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